课题编号:ISCKT2021-N-1-10 课题单位: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课题成员:董迎秋 海霞 李衡 陆野 李志传 王虹珊 陈赛华 沈芸 刘莹 徐灼 刘颂
资源价格:0积分
摘要
“国内国际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在两个百年之交,为应对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和转型要求而主动进行的战略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实施一年多来,所涉及的重要问题逐渐清晰明朗,一些重要领域的理念和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思想进一步明确和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国内国际双循环”已经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
双循环战略和高质量发展将深刻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大循环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和投资,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全面促进消费;应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包括生育率快速下滑、收入差距较大、社保改革、居民债务负担加重等;拓展投资空间,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国内国际双循环将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推动形成统一强大国内市场和完整内需体系,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并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但是,与国际保险业高度成熟发达的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供给不足、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风险长期存在并呈现加剧态势、行业仍然面临“长负债短资产”带来的利差损和再投资风险、资本无序扩张严重、保险消费理念不成熟等。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促进消费提升、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和金融行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为中国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时,将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内需扩大将进一步刺激保险需求和市场扩张,区域经济新格局为保险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产业升级客观需要保险业发挥更重要作用。金融保险业监管趋严的同时不断开放是大势所趋,高水平开放将进一步助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从保险行业自身而言,作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随着中国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目前也面临宏观、政策及行业形势变化、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科技创新加速的现实问题,亟待提升自身发展质量,以更好服务于双循环新格局。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保险业应实现有速度、高效益的发展,实现量与质的双重提升,并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发展,包要体现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布局与结构、可持续性、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责任等多维度的质量提升。基于这种思路,本课题在已有的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和常用指标,本着简洁性、通用性和操作性原则,建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以体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发展方向,体现量与质的双重提升和功能的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规模指标、结构指标、保障功能和社会贡献指标、对外开放指标等。本课题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了指数化处理,通过指标的无量纲化、熵值法赋权、线性加权法等步骤进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测算。观察近5年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高质量发展指数基本能够反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保险行业实际情况。
中国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优势和机遇,即使在疫情持续冲击下仍有能力继续保持相对高速增长,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望开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国内市场潜力有望被再次激发。中国将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促进生产率增长、促进国内竞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有效需求,继续扩大开放并加强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基于宏观形势的基本判断和保险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本课题提出积极发挥保险功能优势、提高保险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有序推进保险市场开放、提升保险行业国际化水平和质量,引导保险公司主动转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中国在两个百年之交,为应对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和转型要求而主动进行的战略选择。“国内国际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要求。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导下,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保险行业转型和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快。近年来,金融保险行业的政策密集出台,继续引导保险行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继续扩大包括保险业的金融服务业开放并收紧各项监管政策、支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保障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发展。未来几年,保险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但中国经济足以支撑保险业在中短期内期继续保持相对高速发展,并为保险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