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课题-3 “保险 +期货”的实践反思、目标探讨与路径选择

课题编号:ISCKT2022-N-1-03 课题单位:河南保险学会 课题成员:李琴英、李冰玉、王琳、陈康、高香、谢明明、陈力朋

资源价格:0积分

  • 内容介绍

 

“保险+期货”作为现代农业价格风险管理和支农惠农的有效工具,与金融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在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6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提出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并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未来要实现“保险+期货”高质量发展,由“短期帮扶”走向“长期助跑”,需要系统分析“保险+期货”运行机制,提炼发展经验,思考发展痛点,全面把握我国“保险+期货”发展现状,探讨“保险+期货”的根本遵循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2016年以来,农业部、原银保监会、证监会三部委以及三大期货交易所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积极响应推进,多方参与形成多元合力,助推我国“保险+期货”蓬勃发展。2016-2021,三大商品交易所共提供支持资金约18.6亿元,撬动中央及地方政府财政补贴资金3.84亿元,相继在31个省703个县累计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978个,累计保障数量1392.18万吨;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7.41亿元;累计赔付金额约26.45亿元,共为242.08万农户(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69.38万户次)和2768个合作社有效提供了总计607.78亿货值的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障。实现由“零星分散”到“县域覆盖”、由“单一支持”到“多方共担”、由“提升内涵”到“丰富外延”、由“种植单业”到“种养两业”。

本课题选取我国五个典型案例全景式研究发现,试点经验主要有凸显政府政策补贴的项目更加持续扎实;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项目更加高效;产品设计灵活的项目保障效果更加精准踏实;多方合力的项目保障效果更加充分等。然而,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政府保费补贴资金缺位,试点项目缺乏可持续性保险合约设计不够科学,项目赔付概率较低主体参与不充分,有效需求基础薄弱试点项目承保期限短,目标价格设定较为随意、试点启动限制条件多,政策红利无法惠及更多农户以及以“让利和助力”为原则,费用无法覆盖经营方运营成本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保险+期货”的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保险+期货”的收入保障效用建议围绕“保险+期货”首要、主要、关键、重要及战略五大目标,明确其政策定位和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制度,拓宽保费资金来源建立合理保费分担机制,提升项目可持续性增强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意识,加大激励引导作用打造“保险+期货+ ”全链条,提高收入保障效果优化项目合约设计,提高项目赔付概率加大政策舆论宣传力度,激发农户有效需求;合理放宽试点条件,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农户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项目需求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