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与道路抉择”为主题,邀请部委领导、金融机构、学术单位多位专家发言,同时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出席并讲话。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演讲实录:
各位上午好!培林院长、延礼主席,各位来宾,首先,我作为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的会长,也代表我们学会祝贺这次论坛举办,以及这个《发展报告》的发布。
刚才,培林院长做了非常精彩但是也很简短的演讲,他的观点我都完全赞成,借此机会,我也讲一讲和这个年度发展报告有关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我个人的思考。
首先,“十三五”国家规划提出来要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个我认为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国家规划是明确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来了,1991年国务院提出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这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情。而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的《决定》就突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次用了“多层次”的概念。
到了1998年,就是上世纪末以来,我们看一下这个多层次的体系建设是什么状况。基本养老保险这个层次或者这个支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刚才培林院长引了一些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就是说到2015年底,我们养老保险,就在城镇职工这一部分已经覆盖了3.54万人,比98年增长了3倍多,如果加上后面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上到了8亿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上个月能在巴拿马获得杰出成就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奖是颁给中国政府的,颁奖词中首先肯定的是中国政府的决心,就是能够作出这样的政治决策。其次肯定了执行力,就是有这种政治决心也能变成实践活动。这两条加起来我觉得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
所以,我说基本养老保险层次。基金上不用说了,基金到2015年收支的规模分别比98年增长了19倍和16倍,积累有35000多亿,待遇水平也是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讲基本层次的发展。
看补充这个层次,最先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后来叫企业年金。这个制度应该是在这些年建立并且逐步开始定型。特别是2006年以后,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到了2015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7.5万户,涉及2300多万员工,积累资金是将近1万亿,9500多亿。这是2005年,应该说人数也增加了很多,基金规模也增加了很大,特别是2007年市场化运营以来,年平均的收益率是8%多一点,基本实现了保值增值。
这四年以来已经有245万人领取了企业年金,其中分期领取的人数,就是不是讲一次性领取的人数,它的占比从35%提高到75%,就是3/4的人分期领取了,已经逐步改变了过去一到退休一次性支付的方式。人均月领取额从四年前的980块钱增加到现在的1850块钱,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初步显示了补充养老的作用。跟自己的纵向相比,应该说发展还是很快的。
在这个层次上还有一个制度?职业年金,职业年金2014年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而建立,现在还在起步的阶段,但是也开始积累了几十亿的资金,同时也开始有了几千万这个量级微量的支出,就是这个制度开始萌动了。
第三个层次或者第三个支柱,对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国家理论界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的内涵和外延,我以为至今还没有形成清晰而统一的认知,到底什么是第三支柱。所以在实践当中始终没有具体政策措施出台。
综合这些情况,我觉得可以形成这样几个判断:
第一,企业年金自身有比较快的发展,规则逐步健全,市场化运营闯出了一条新路,它的方向应该肯定和坚持。但是覆盖面仍然还比较小,培林院长刚才讲了。基金规模只相当与基本养老基金结存量的27%,而集中于大型国企。所以在全局上还很难说已经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还是局部的。
第二,职业年金刚刚起步,而且职业年金的特点是既承载着制度转轨的过渡性功能,它的刚性就要强于企业年金。所以它是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同时又由于有财政资金注入,还有市场运营的模式,这样的相互交错,所以它的操作复杂度也会比企业年金高很多,因此需要周密设计、精心实施。这是为什么现在职业年金开始有积累,但是运作路径还不是特别清晰的一个原因。
第三,我们讲的第三层次或者第三支柱现在基本是空白,可能有一些尝试,但是没人界定说你这就是第三层次或者第三支柱,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支持。所以,应该说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就这个现状做这样一些研判。我认为“十三五”规划提出来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不展开,我就点点题,我认为:
第一,准确界定政府的责任。正确引导民生预期。就是政府不能把养老这件事情完全包下来,是要发挥各个层面的资源优势。
第二,合理调整体系的结构,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长期是一个单一层次或者单一层次为主的这么一种制度架构的话,它的可持续性是很差的。所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上来看其实都是有条件的,关键是我们怎么样把养老保险当做一种制度供给,怎么来合理调整它的结构。总的方向我认为是适度控制第一支柱或者第一层次的范围,适度的增大二三层次的比重。
第三,发挥市场功能,满足差异化需求。为什么要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越是发展需求就越趋于多元化、多样化,而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不可能也不需要满足所有的需求。只需要满足那些基本的需求,而超出基本层面的需求可以用其他的手段来满足,其他的资源来满足。关键是政府要看到市场是有这样潜力的,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
我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在银行,可以看到很多大爷大妈在那买各种的理财产品,其实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以体会的。但是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很纷杂的,有没有可能把它统和一部分,引导成为长期投资的个性化养老产品。这个我觉得是需要思考的,可能各个部门、各个机构有自己很多的开创性的研究。但是从宏观层面能不能把它统和一下,哪些作为长期性投资,尽可能减少短期的投机性的投资的这种趋向,其实这是值得研究的。这是总的一个想法,觉得有必要发展多层次。
具体有几点思考,这完全是学术性的思考,因为我也不当副部长了,所以我下面讲的几点没有任何行政的色彩,完全是个人的学术思考,就是在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问题上。
比如说,我们可以考虑要不要提高企业年金的实施强度。现在的制度安排是完全自愿性的,企业和职工两方谈判,大家都愿意就可以。有没有像职业年金这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个可能是我们推进它加快发展的手段。这点可以思考。
第二,是不是可以思考我们要不要重新定义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边界,现在把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里面的个人帐户养老金都作为第一层次来安排的,这个从历史沿革来看没有任何不妥,因为当时制度就这么定的,因为个人要交费。但是发展了20几年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反思一下,个人帐户养老金安排在基本制度里面会受到很多的制约,有没有可能将来拿出来,或者拿出一部分来和第二层次相结合,让它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个人的选择性,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当然要这么做改造工程就很大。我觉得在学术研究上是应该没有禁区的,可以研究出多种的方案供决策层参考。
第三,我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第三层次到底指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有长期、有短期,哪些可以作为养老的财务储备的,然后给予什么样的政策支持,然后实物性的投资怎么办,房产这些怎么界定它有没有养老支持的功能?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第四,怎么样进一步强化支持政策,特别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二三层次的发展。
第五,从更宏观的架构上来看,我们得考虑一下,总体的养老保险多层次的结构比例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方向,就是那么说,仅仅是一种口号的宣言性的,就是说我要发展第二层次、发展第三支柱,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能在学术上是需要有一些研判的。比如说我们有没有一个什么“622”或者“433”,或者是“532”这样的架构,觉得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现阶段实际的比较合理的配置。然后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研究。
我也期待着我们的学术团体,我们的学会组织,和我们的行政部门,各界人士,在这些方面贡献更多的智慧,感谢大家听我的发言。最后,我总的希望,像《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这样的研究学术成果不断的涌现,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术之树常青,祝社保事业常兴,为国家民族常盛而努力。